义乌福田街道 | 多措并举,让农村垃圾分类开出“智慧花朵”

返回 发布时间:2021/11/25 16:54:41

分类收集/巡检员管理/收集统计/视频监控

      今年以来,福田街道多措并举,狠抓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,目前,辖区各村多数采取“二次四分”垃圾分类模式,这种模式的优点是,源头分类情况好追溯,但分类准确率不好监管,村干部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去关注农户分类情况如何,这牵扯村干部大量工作精力。为解决这一难题,今年,福田街道在溪前村开展试点,引入绿达智能科技自主研发的一套智慧收集系统,通过“前端智能设备收集+后台大数据云平台监管”模式,让农村垃圾分类开出“智慧花朵”。

      每天清晨,垃圾收集员骑着一辆安装了智能设备的绿色三轮车从家里出发,挨家挨户上门回收垃圾。和许多推行垃圾分类的村庄相似,这里家家户户门口放着一对垃圾桶,分别装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。不同的是,溪前村每家的垃圾桶都有一个类似身份证的专属芯片。收集员把垃圾桶放到智能设备称重处,芯片对准识别区,此时设备系统就能瞬间完成对“双桶”芯片的自动扫码,设备显示屏上就出现了户号识别、称重、拍照、数据上传、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动作,根据观察垃圾情况进行判断,收集员在屏幕考核栏里选择点击“合格、不合格、空桶”进行评价。同时,这些数据通过云端技术被传输到村委会内的绿达大数据云平台上。

      村干部通过数据分析,整理出长期不分类农户情况,通过“党建+单元”宣教方式,由村干部告知不分类农户的联系党员,由党员上门做好宣传引导工作。仅三个月,215户农户垃圾分类的准确率从70%提高到了97%以上,村民逐渐习惯了在家将生活垃圾进行“干湿”分离。“分与不分,一目了然,借助这套智慧系统,村里垃圾分类参与率越来越高,并对易腐垃圾实现了数据化管理。”福田街道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。